目前分類:名家談寫作 (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 蕾吉娜.布瑞特 Regina Brett


我們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人龍排了一條街之遠。

作家與想成為作家的人都在凱斯西儲大學的小教堂外排隊。前來參加這場與「安‧拉莫特一席談」活動的人幾乎都是中年女性,而且都帶著渴盼的眼神。

安‧拉莫特是誰呢?一九五四年她生於舊金山。她是小說家、散文作家。古根漢學術獎得主。曾出版過多部小說、非小說,但是她最為人知的作品,是一九九四年傳授寫作教學心得的《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中文版由晴天出版)

我們都不約而同來見這位我們床頭櫃上的婦女。她出現時頭髮用一條纏扭的圍巾盤在頭上,戴眼鏡,一條褪色的藍色牛仔褲,上身是一件像長內衣一樣雅致的白長袖襯衫。但穿在她身上十分順眼。拉莫特還有三個優雅的小動作:不疾不徐、深呼吸、站起來走幾步。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摘自 上帝不眨眼:百萬人轉寄的人生哲學,人生的50堂課


我以前的生命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常玩的一種木頭人遊戲,一旦被抓到,你必須以當時的姿勢站在原地不動。在我過往的生命歷程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我都像一尊雕像般固守在原地不動,害怕稍微一動就會出差錯,做出錯誤的決定。但問題是,站在原地久久不動,那也是我自己的選擇。 

……年輕時我以酒精作為我的人生指南,迷迷糊糊讀完高中。我選讀離家最近的大學,因為我無法想像我必須花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申請大學、等待入學許可,然後遠離家鄉,因此我住進俄亥俄州拉芬納近郊的一所大學宿舍。 

我每天從拉芬納坐巴士到六哩外的肯特,不是因為肯特州立大學是一所學費不貴的好大學(它是),而是因為我無法像我的三個哥哥、姊姊那樣跨一大步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求學。他們讀的是俄亥俄州立大學,全美國最大的大學。在肯特,我的世界雖然小但很安全,我和我的高中同學一起在學校的自助餐廳用餐。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南方都市報2011-08-28 


    會講故事的人

    朋友第一次見到吳念真,吃了一頓飯,直呼「粉碎了預期!」

    這也難怪。之前大陸讀者對吳念真最直觀的認識,就是看楊德昌的電影《一一》,吳念真演裡面老實寡言的中年男NJ,「話不多」成了大家對他的印象。

哪知初見面,吳念真就用滔滔不絕的段子鎮住一桌人,隨便一件事在他口中都是一段單口相聲。被稱為「台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原來不只會用筆、用電影講故事,更擅長用嘴巴講、用手比劃,說到興起,還起身唱歌!

    這是吳念真首次在大陸面對記者。他的新書《這些人,那些事》由譯林出版社推出簡體版,是大陸首次正式出版吳念真作品。強調「正式」是因為早在1988年,內地出版社就出過吳念真的小說集《抓住一個春天》,沒有得到他授權,屬於盜版。「我給那個編輯寫信,說你至少給我寄本書看看什麼樣。他寄了五本到台灣,居然還請我給他簽兩本寄回去。」吳念真又好氣又好笑,不過還是照辦了。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讓我寫小說觀簡直就是要我的命,但有的小說家確實可以條理清楚把自己的小說觀念寫出來,我沒有這方面的才能。真要是逼我寫小說創作談也只好胡言亂語,說一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我自己也不知道就裡的話。我曾經說過小說是「胡扯蛋」,寫小說也就是作家下蛋。你要問一隻母雞為什麼會下出一個蛋來,這個蛋在肚子裡產生了怎樣的化學、物理反應,牠喝了什麼樣的水,吃過什麼樣的糠和高粱米,這對母雞來說太痛苦了。這也就等於讓小說家來分析自己遵循什麼規則寫小說是一個道理,是很痛苦的。

越是玄妙的小說觀念越是不可信,包括能把自己的小說觀念講得玄而又玄的作家,我覺得他的東西可能對評論家有用,但是對讀者沒有任何幫助。我現在的小說觀依然是稀裡胡塗的,隨著小說的發展,首先讓我感動的肯定是一個畫面,一個驚心動魄的細節,甚至是人臉上一次微妙的表情,或是非常漂亮的句子。(莫言)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ate-of-emergency-by-steven-meisel-1.jpg    

致我的酷評家 / 普希金


清醒的酷評家,我請你原諒
你曾評判我酒後的信函,
請別指摘我嬉戲的詩篇,

其中我的情感和幻想,
這是快樂閒暇的果實,
它不是為了不朽而誕生,

我保存著它,僅僅是為本身,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wling460_1133922c.jpg  

(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說,美國麻薩諸賽州劍橋市,二00八年六月五日)


對我這種已經四十二歲的人來說,回首看自己二十一歲畢業時的情景,是有點不舒服的事情。我的前半生,一直因為難以在自己的雄心壯志與親人對我的期待之間取得平衡而不斷掙扎。

我一直深信自己唯一想做的事情是寫小說。然而,我那出身貧寒又沒上過大學的父母親認為,我過於活躍的想像力只不過是可笑的個人怪癖,絕不可能拿來付貸款,也不可能確保我能拿到退休金。現在的我,已經知道他們對我的嘲諷力道就像拿著卡通式的鐵砧在打擊我。

就這樣,他們希望我能取得一張職業專科文憑,而我卻想要攻讀英國文學。最後我們達成妥協:我去攻讀「現代語言」。事後回想起,我們雙方都不滿意這個協議。我父母的車都還沒彎過馬路盡頭的轉角呢,我已迫不及待地拋下德語,匆匆逃進古典文學的迴廊。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_201010112329551.jpg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在今天的講座上,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一位作家的故事。

75年前,我出生在秘魯南方的一個城市,叫阿列基帕市。我非常喜歡自己誕生的這個城市,因為它有很多的故事。我1歲的時候離開這座城市,搬到玻利維亞去了,我10歲之前都在那兒度過。5歲時,我就開始閱讀了。開始閱讀是我人生的一個關鍵點,而且是非常棒的一個轉折點。

我認為閱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方式,你能夠了解單詞的意思,把這些句子變成形象,通過這些形象你能知道其他人的生活,彷彿在時空中旅行,把我的生命融入到其他的令人驚奇的、非常棒的、神奇的生活中去。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偉大的發現。這些閱讀,使我的少年時代充滿各種各樣的傳奇。

這些閱讀中的冒險故事,現在我可能不記得了,但或許是天生的對文學的愛好吧,我讀到這些少年時的故事時會做一些補充,比如有些結局我不喜歡,我就自己把結局給改了,母親告訴我,這就是我最初的寫作。對文學的愛好與天賦,很可能導致了我的早熟。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7 天下雜誌 400期 作者:吳昭怡


愛與勇氣,讓一位單親媽媽變身奇幻女王,挺過生命的黑暗與磨難。

二○○七年底,英國獨立電視台(ITV)拍攝的紀錄片「J. K.羅琳:輝煌的一年」(J.K. Rowling: A Year in the Life),才開場,製作人詹姆士.倫希就劈頭直問這位當今世上身價第一的暢銷女作家,此生最欣賞的美德是什麼?羅琳毫不猶豫地回答,「勇氣。」

「人在經歷過戰爭或是災難後,要回到原來的生活很難,重建比摧毀困難多了,」面對鏡頭,她沒有保留地回應任何問題,「當然,讓生命結束是最俐落的結局,但在我心中,真正的勇敢是從創傷中重生。」

現實人生裡,羅琳一路走來的成長歷程,與她創作的長篇冒險史詩《哈利波特》如出一轍,強韌地展現一個生命如何用愛與勇氣,挺身力抗黑暗與磨難,終而歷劫歸來。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041098.jpg  


張大春在小說寫作中設計了一個聽眾,是他還沒有出生的兒子。一方面他作為一個兒子,聆聽了病床上的父親給他講家族的故事,另外他不斷的把從他父親那聆聽過來的父親,傳述給他還沒有出生的兒子來聽。這樣的一個轉折,就使這個故事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具有當代性。

2009
329日,在三聯書店,張大春與莫言就文學的故事性問題和如何講好故事的問題進行對話。

主持人阿城:今天非常非常不容易,把張大春先生請到北京來,而且在三聯這有一個會談活動,也非常不容易請到莫言老師。我先做一個小調查,在座有誰知道張大春?

40%

非常不容易,因為張大春的書,我認為在國內出的並不多,沒有把他的東西完全出齊。在座有誰不知道莫言老師的?所以你的知名度是百分之百。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被侯文詠騙了。


他總是一派儒雅親和,溫文地坐在你眼前,你還有點擔心這位老師會不會是個筆比嘴精的悶葫蘆時,他已經開始滔滔不絕地串連你的問題;你以為他只關注在你與他的對話內容當中,殊不知,他已經從你片段的三言兩語發問,敏銳而精準地感知到你在這些問題的背後,究竟想要知道些什麼──那些什麼,可能與你的訪談內容無關,而是與你個人的階段煩惱有關。

或是像他這次的新作《帶我去月球》,如果你只是看那封面上繽紛歡樂的圖畫、無重力的漂浮狀態,便將這部作品以一種輕鬆無負擔的家庭喜劇等閒視之,那你可能又被騙了。

「很多讀者跟我說,這本書,他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侯文詠自己承認。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kawahijiri (kawa) 看板: ONE_PIECE
標題: [分享]井上雄彦X尾田栄一郎Special Talk
時間: Sat Mar 21 23:12:04 2009

原文出自《井上雄彦ぴあ》http://book.pia.co.jp/inoue/


00218PP-10.jpg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6542596cjw1dh73ng930pj.jpg  

 文/吳凱琳


2006年耶誕節,全球的《哈利波特》迷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大禮,作者J.K.羅琳(JK. Rowling)在網站上公布了第7集的書名:《哈利波特和致命聖物》(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10多年前,羅琳還是一位靠著政府救濟金獨立撫養女兒的單親媽媽,如今已經成了全英國最富有的女性。《哈利波特》前6集的全球銷售量已超過3億本,第6集美國版首賣後24小時內,全球銷量便達到9百萬本,平均每秒鐘賣出13本。

所有人都很想知道,羅琳是如何想出這套小說的創意?她的答案就和小說內容一樣的懸疑。「我真的不知道是怎麼發生的,有一天就突然有了靈感。」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faf073jw1dh8wa1vz6tj.jpg  


我所未曾預料到的是,回顧過往有時會成為一件很有殺傷力的事。

基於某些我過去未曾思索過的理由,我一直避免重看自己的舊作。每回我必須重看,或被某種好奇心驅使而重看舊作時,不論看的是哪部電影,毫無例外的總會覺得很不舒服,老是得拼命上洗手間,覺得焦慮、想哭、憤怒、恐懼、不開心、懷舊、感傷等等。

由於這種無以名狀的內心騷動,我當然會避看我的電影。對於我的電影,我往往朝好的方向去想,即使那些拍得很差的片子也一樣。我會想,我盡過力,而在拍攝狀態中的電影也的確很有意思。現在如果仔細回想,仍可感覺當時那種拍片的樂趣。於是我在記憶中穿梭,在那些昏暗不明的電影場景道路上流連徘徊了好一陣子。

                        ──伯格曼論電影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rgesFDF.jpg  

作者:鄭輝(九月冰菊)

 

一、         作家們的作家

 

在布宜諾賽勒斯的大街上,他手拄那支中國竹拐杖拐進了他的小說迷宮,他碰壁、曲折、迷失,然後竊喜如數記下,世界通過了他成為一本書,而他也成了全世界後輩作家的寫作導師,他就是阿根廷的文學大師豪爾赫·路易士·博爾赫斯。 

最先接觸博爾赫斯的時候,我剛剛讀過《百年孤獨》,還沉浸在瑪律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世界裡頭。朋友拍著胸口跟我說,博爾赫斯的小說是一本讀不完的書。 

不久後,我思索他的看法,感受俱深,因為博爾赫斯的文字就像數學一樣簡潔,他的知識就像圖書館一樣淵博,他的小說世界卻像迷宮一樣深不可測,而他的闖入,則改變了我對文學的認識。

我想,作家可以分為兩種:為多數人而寫作的,和為少數人而寫作的。

毫無疑問,博爾赫斯屬於後者。在任何一個國家,包括他的祖國阿根廷,他永遠成不了暢銷作家。拿版稅的話,這虧也就吃得不小。一些比他功底薄弱的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他偏偏不受瑞典文學院的青睞,然而他卻贏得了一個比諾貝爾文學獎更崇高的榮譽——「作家們的作家」。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insrc_32210031209531251901315.jpg  


  寫作顯然不是一種最好的消遣。我們不能否認釣魚、跳舞、下棋、旅遊、保齡球也可以娛人,而且比寫作更有益於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極少數的天才,寫作者的日子常常有些孤獨,甚至把自己逼得焦灼不寧心力交瘁,苦惱的時間多於喜悅的時間。

  如果把寫作視為一種職業,那也沒有非持守不可的理由。各行各業都可以通向成功,尤其在時下的商品消費社會裡,比寫作具有更高回報率的從業空間正在展開,有更多的機遇和捷徑正在廣闊市場裡不時閃耀著誘人的光輝。一個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個世界也需要人們做文學以外的很多事情。以我平庸的資質,也曾當過數學高才生,當過生產隊長,當過雜誌主編,這些都足以支撐我改變職業的自信。

  那麼為什麼還要寫作?

  有很多作家以及很多大作家回答過這個問題。他們說寫作是為了開心,是為了謀生,是為了出人頭地,或者是因為不能幹別的什麼事情,如此等等。這些說法如果不是搪塞也不是戲言,如果事實果真是他們說的這樣,那麼這些作家在我的心目中只能被一刻也不耽誤地除名。從根本上說,文學不是什麼實用術,不是一件可以隨時更換的大衣。把文學當成一件大衣暫時穿一穿的人,大衣下面必定沒有文學,也不會有多少人氣。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aulo_Coelho.jpg  

原文出自 “Question time” in The Guardian 英國衛報

翻譯 陳子馨 原文出處

 
就在保羅.科爾賀即將出版他的第十二本小說《贏者獨行》(暫譯) (The Winner Stands Alone)之際,英國衛報記者Hannah Pool專訪了保羅.科爾賀,作家以風趣、坦誠的態度娓娓道出自己對寫作和人生的體認。


《贏者獨行》完成於經濟危機發生之前,在去年二月完稿,作家稱這本小說能反映出「我們現今處境的真實寫照」,因為我們遠離了生命中的真實和單純,而這本小說就是關於我們如何被複雜的生活蠶食、我們的夢想如何被操控。


至於,記者在談到保羅.科爾賀最暢銷的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已超過三千萬冊的銷售量,保羅.科爾賀還很逗趣地糾正道:「是超過三千五百萬冊,…這還不包括盜版的數量。」他還坦承這本小說之所以能在兩週內完稿,是因為這本書早已在自己的靈魂中刻畫完成。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08kmqp_640_360.jpg  


作者:卡繆(加繆)  翻譯:袁莉

原刊登於 上海譯文出版之《外國文藝》雜誌​​2010年第五期) 


秉承自由精神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將這份殊榮授予我,萬分感激之餘更添萬般惶愧。

再理智的人,再理智的藝術家,都渴望被認可。我也不例外。但比起自己所做的一切,這份殊榮是過於沉重了。 一個年屆不惑卻依然滿懷困惑的人,創作生涯正值中途,習慣遠離朋友、孤獨勞作,突然被攔下腳步、推至聚光燈下,四顧無援的他怎能不驚慌失措? 他將藉著怎樣的心情來接受這份榮耀?此時此刻,就在歐洲,有許多作家,甚至是最偉大的作家,依然默默無聞、乏人問津;此時此刻,就在我出生的地方,依然不幸接連著不幸。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33028591_2b156f631b_o.jpg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北京大學演講辭:你為誰寫作?)

 

你為誰寫作?這是我成為作家後的三十多年間最常聽到讀者和記者們問及的一個問題。他們的動機以及好奇程度因時間和地點不同而異,但是所有的人都在以同樣懷疑、傲慢的口吻詰問。

在七十年代中期,當我最初決定成為一個小說家的時候,這個問題反映出一個普遍化的市儈觀點,認為文學藝術是一個努力著要加入現代進程的、貧窮的、非西方國家所不能承擔的奢侈品。

也有人說,一個「像你一樣受過教育、有教養」的人可以更有效地為國家服務,比如做一個醫生,同傳染病作戰,或者做一個工程師,建造橋樑。 (保爾薩特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曾說過,假如他是一個比拉夫知識分子,他決不會從事寫作這個行業。這表明他贊同這種觀點。 )

最近幾年,那些提問者們對於我寄希望於社會上哪一群體來閱讀和欣賞我的作品更感興趣。我知道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假如我沒有回答:「我為社會上那些最貧窮且飽受蹂躪的人們寫作! 」我會被指責維護土耳其的地主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正如人們所提示我的那樣:

任何一個聲稱為農民、工人和窮人寫作的純潔、善良的作家都不過是在為那些勉強能識字的人寫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139P22T1D48800F1DT20100330230147.jpg  

 


生性歡喜 黃寶蓮  (20070119)
 
    因為專欄,每週不論有沒有意願,想不想寫,時間一到就必須交差,書寫的快樂因此轉變成工作的負擔,專欄書寫尤其讓人成為一個定時的文字生產者;是以每星期截稿日交差之後,就飛奔到屋外的公園痛快的曬夠一小時午後暖呼呼的冬陽,然後走小路去「滿記」喝一碗核桃露,或者更放肆一點,去SOHO的咖啡廳,吃塊乳酪蛋糕、巧克力慕絲……,接著,逛書店、鞋店、隨便亂走亂逛都開心無比,因為剛從死線(港式譯法deadline)裏活過來,歡喜如新生。 
  
    到了這個地步,不免就質疑起寫作,如此關著門面壁思考的孤獨行徑,如果沒有讀者、沒有報紙雜誌的出版、沒有網路的七嘴八舌、支撐一個人持續寫作的,除了熱情、信念、死線壓力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動機與意義?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黃擎天



散文,最基本寫法是「我手寫我心」,所以易寫但難精。

小說,卻是難寫又難精。寫小說等於說故事,如何才能把一個故事說得吸引動聽,必須講究技巧。


看過不少所謂小說,沉悶無比,其中關鍵在於作者對於小說的構成元素,比如人物、對話、情節、觀點、高潮、結構、伏線、主題等等,完全沒有概念。如果寫出來的東西根本未足以構成一篇小說,未符合小說的定義,難怪變成一篇散文小說皆非的「兩不像」。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