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e7770151c9af3bba8f7e6e20fae981d  

一開始,我是從兩位祖母身上領悟家事的意義。她們之所以會對孫女用「外國人」的方法做家事感到大驚小怪,是因為她們知道(從骨子裡就是知道),一個人體驗到的居家生活,取決於做家事的方式。就像你可以從人們摺衣服的方式(或是根本不摺衣服)來認識他們的家庭文化,居家小習慣也會讓每個家擁有不一樣的空間特質,使人們對自己的家有歸屬感,並感到舒適自在。我可以理解,我的兩位祖母都希望我能營造出一個能讓她們感到舒適自在的家。

這種自在的感受對居住者的幸福感相當重要,一旦感到不夠自在,你的快樂指數、自我修復力、活力、幽默感與勇氣都將大打折扣。自在感是個十分複雜的綜合概念,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擁有基本權益、特權與尊嚴的感受,而且這不僅僅是情感上的狀態,也是法律所保障的內容。此外,自在的感受也包含親密感、溫暖和愛,並堅信這裡能提供安全。家使人感到安全,只要回到家,關上身後的門,你就如釋重負,人際、情緒及生理上的恐懼也會減少。在家裡,你可以解除武裝、卸下面具,因為在這世界上,家是一個讓你不會感覺被看扁、被排擠、不夠格或不被需要的地方。家是你的歸屬,或者如詩人所說,是一個無論何時都會接納你的所在。家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充電站。

要獲得這種至高無上的美好感受,光靠找到真愛、結婚生子、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甚至搬進夢寐以求的豪宅都是不夠的,再多的室內裝潢也不足以帶來這種感覺。把住家變得更吸引人,有助於提供自在的感受,但方法並非如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是用花費在裝潢上的金額來衡量。事實上,太過注重住家外觀,結果可能事與願違,因為營造出的不是舒適的真實居家環境,而是舞台布景的不實感。

然而,一味地懷念過往,例如醃製罐頭、種植盆栽、縫紉、製作聖誕花環、彩繪瓷器、裝飾糕點等等,也一樣不管用。我自認還算喜歡做這些事,但我也從經驗中得知,打理一個家不能光靠仿效舊時代的家務處理與手藝。諷刺的是,人們都受到誤導,只熱中於裝潢修繕,而不是發自內心抱著一股對家與舒適感的渴望來打理家事。在英文裡,nostalgia(鄉愁、懷舊)的字面意義就是「想家」。

要讓家更舒適,更有家的感覺,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家務打理好。做家事能使家變得整潔有序、美觀、符合健康與安全的條件,使家成為安適的場所,能讓你放手去做、去感受所有你想要以及你所需的事物。無論你是獨居,或者與配偶、父母、一大群孩子同住,你的家事管理方式正是使家充滿生命力的原因,讓家自成一個小社會,讓身處其中的你比在其他地方都更能做自己。 (Cheryl Mendels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