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編劇吳迎盈:一味迎合年輕觀眾“永遠不可能成功”
2016-07-16 影視獨家楊餘影視獨家

作者∣ 楊餘
來源∣ 影視獨家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不光是投資方,整個行業都很浮躁。好多投資者找到我,有的一上來就說我們一年內要做50個網絡大電影,你那裡能給我25個嗎?也有的讓我三個月時間甚至更短時間寫一個劇本。我基本都拒絕了,因為這並不符合創作規律。”吳迎盈說。

作為《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無懈可擊之高手如林》《妻子的謊言》《步步驚情》的編劇,吳迎盈的創作履歷可謂紮實。進入電視劇創作領域多年的她,深諳這個行業的現狀,對於目前的一些行業“亂象”不吐不快。


一味迎合年輕觀眾“永遠不可能成功”

當前,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多元,也越來越挑剔,最終作品取勝的關鍵還是真正能夠打動觀眾。在吳迎盈看來,好的作品一定要具備三個特徵:其一,三觀要正,必須帶給觀眾正能量,美好的傳統品質不能丟。其二,人物一定要“新”,人物性格要有層次——如果是都市劇,人物的所思所為要有現代感;如果是古裝劇或民國劇,也要有現代思維的觀照。其三,劇作要穩,有起伏但不顛簸;橋段要新,要反常合道,無理而妙。

在剛剛落幕的上海電視節上,“白玉蘭”獎逐一揭曉。《羋月傳》奪得最佳電視劇獎,《瑯琊榜》導演孔笙、李雪奪得最佳導演獎,胡歌、孫儷分獲帝后。顯而易見,本屆“白玉蘭”獎是古裝劇大勝的一屆。

對於古裝劇紅火、現實題材劇“啞火”的現象,吳迎盈覺得,因為古裝劇限制相對較少,即使與現代社會有疏離感也不會被詬病;並且其天然具有傳奇色彩,故事更為極致,情感空間更有想像力;更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瑯琊榜》算是近幾年將這些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代表性作品。”

對於這屆“白玉蘭”獎,吳迎盈從劇本的角度來說更欣賞《偽裝者》,她認為它在人物塑造和故事節奏方面更有力道。“《瑯琊榜》製作精良、演員陣容強大、故事新穎,但是我覺得劇本方面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前幾集劇作結構鬆散,導致人物出場像電視散文,雖然後期做出來的效果很有意境,但是人物本身不帶戲,節奏也比較拖沓,導致開局收視不高。”

當前業界都在呼喊擁抱90後、00後,吳迎盈覺得一味迎合是不會產生好作品的。且不論90後、00後的趣味各不相同,僅以年代來“打包”那麼複雜的觀眾群體,本身就是很粗魯的行為。而且“ 追著潮流走,永遠不可能成功”。

“ 文藝創作者應該是創造潮流的人,引起大眾深思引發熱點話題的人,而不是簡單地跟風尾隨。 ”她表示,經典的作品都有一個共通性,就是關於人性的剖析非常深刻,“比如《紅樓夢》《西遊記》這些經典之作,絕非靠迎合能實現的”。


IP粗製濫造只能大改特改

IP大行其道,也是當前電視劇行業的一個重要特徵。雖然近幾年青春電影、青春劇很受市場追捧,也出現了許多作品,但吳迎盈表示,任何一個類型的題材,一旦出現同質化,觀眾便很容易陷入審美疲勞。“ 更何況很多青春劇'走腎不走心'。我心中最好的青春電影是《夏洛特煩惱》,雖然演員長得一點不青春,但他們讓我們記憶裡的青春復活了。”

IP熱的背後,如同電視收視率一樣,網絡上的點擊量、播放量等同樣存在信任危機。吳迎盈認為,從單一作品來看,與作品相關的收視指數、網絡話題度好,編劇也會跟著受益;但是從整個行業來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 如果市場變成了金錢的角斗場,泡沫氾濫,最終每個從業者都會被吞噬。 ”製作資源、播出平台資源都是有限的,IP熱會擠占優秀原創作品的製播空間,有人發聲抨擊正是出於對這個局面的擔憂。

作為編劇,吳迎盈覺得大IP可能會給改編帶來很多收穫,但是個人也可能淹沒在其光環下,甚至被吞噬。比如她2014年播出的作品《步步驚情》,雖不是改編而是原創,但在第一部《步步驚心》的光環籠罩下,對於編劇來說仍很尷尬。

“《步步驚心》珠玉在前,把人物的命運軌跡都鋪設好了,而現代劇的限制又遠遠大於古裝劇,所以我只能在預設軌道上走鋼絲。最後的結果呢,收視好是因為第一部的影響力,對劇情不滿大家就罵編劇腦殘毀了經典。但如果我是觀眾,我肯定也這樣想,所以壓力還是蠻大的。”吳迎盈說。

另外,吳迎盈覺得很多IP作品的內容質量被高估了,“在IP大熱之前,我們基本是原創,在當時的投資也算很大。”但現在的市場上,好像只有拿到了IP才保險。“如果碰到優質IP還好,但有一部分所謂IP真的是粗製濫造。我碰到過這樣的IP,如果要改,到最後可能就只剩下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沒改而已。 ”

但是,當下的行情是有人負責買、有人負責炒,IP版權價格已經處於高位。“就像股市一樣,誰來做最後一個接盤俠,這是一個問題。”吳迎盈也不免擔憂。


編劇糾紛需防患於未然

國內的電視劇市場上,投資方和播出平台都是追著演員走,有些播出平台甚至說“只要是某個演員演的戲就買”,但是編劇很少有這種待遇。國內的編劇對於劇本的把控力很小,而且合法權益還常常受到侵犯。

據吳迎盈介紹,現在的劇本合作方式較多。如果是委託創作的話,一般是資方有個題材,找到編劇簽訂協議,編劇寫出大綱和前五集的劇本之後,資方就前去洽談演員以及播出平台。

“因為現在簽演員很費勁,所以越早行動越好。”吳迎盈談到因為編劇創作出的人物性格要與演員匹配,所以往往需要經歷多次推倒重來,“ 最壞的情況是編劇寫得出來而演員演不出來,最好的情況是演員本身的一些潛質能給予編劇靈感,在第一創作和第二創作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

通常情況下,編劇是按照每五集收取作品創作費。如果劇本不被資方認可,對方就可以拒絕使用,也就不會支付後續費用。但有些時候,在作品播出後,編劇會發現,其實最後的版本跟自己的創作非常相似。如果此時提起訴訟,一是時間週期長,時間、金錢、精力的投入讓人身心疲憊;二是勝訴的機率較小,因為並沒 ​​有認定抄襲的具體標準。

吳迎盈在2011年創作的電視劇《十指連心》就遭遇了資方拒付稿酬,直到2012年下半年電視劇播出,她把電視劇成片和自己提交的劇本進行了比對,才得以立案。期間,資方多次找藉口拖延開庭時間。最終終審勝訴,但她拿到違約款已經是2014年了。

吳迎盈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她的案例比較典型,得到了中國電視劇編劇協會和很多同行的支持,但很多編劇被侵權後“忍忍就過去了”。她提醒道,為了避免發生類似的糾紛,編劇一定要提前把合約條款做好,防範於未然。


編劇吳迎盈

吳迎盈坦言,被投資方和播出平台認可的演員,在一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 演員大多都是打包價,資方當然希望演員的戲份越多越好,但是大部分當紅演員可能只給到2~3個月的拍攝時間,戲量太多又無法在規定時間內拍攝完成。所以編劇往往就成為了這兩種矛盾的交匯點,進組修改和配備跟組編劇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

在編劇團隊合作分工上,大部分情況是合作者事先達成共識,但有時也會遇到製作方在中途換編劇,此時介入會比較麻煩。吳迎盈也會帶著編劇團隊一起做項目,但她會堅持正常的創作模式,團隊裡最多2~3個編劇,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然後她自己出大綱、寫分場,接下來帶著團隊一起寫劇本,最後她進行統一的修改和統籌。

吳迎盈更願意去寫那些能夠打動她的故事,寫作手法上更渴望嘗試混類型的作品,比如把懸疑、探險等元素與細膩的都市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她說到目前為止自己還沒有寫出最滿意的作品,由於種種原因,情節突兀、人設雷人、結尾倉促的情況很多,“可能因為我是處女座,所以總想追求完美吧。希望是下一部。”


作者介紹:楊餘,“影視獨家”記者,專注於綜藝節目研究及影視圈的那些事兒!
電話/微信號:18600073782
郵箱:545251685@qq.com
http://chuansong.me/n/4371859513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