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和我日常的交際圈子也基本上沒什麼交集,我也不能只靠我身邊的朋友給我推薦選題,那樣他們的視野、他們積累的資源也不足以支撐我們10年。選題靠的是一個自然的流動。這期書出來了,可能大家看到某篇文章,會想起自己周圍的一個什麼朋友,他自然會給我推薦新的作者、新的選題。如果說只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去發現選題,我想一個人的視野總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只是處在這個流動的河裡的一部分。

大家都說《讀庫》用戶體驗做得特別好,很多人網購後會覺得包裝特別專業。這是一種互聯網思維嗎?

都是互相成就,或者說互相倒逼出來的。我覺得也不叫互聯網,那就是你應該給大家提供的服務。或者說當用戶的需求已經到了一個比較高的階段,而你的能力和用戶的需求不匹配,你就要被淘汰,就這麼簡單。賣書、賣化妝品和賣服裝,賣什麼都是一樣的。

新聞類的周刊,它確實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公眾了解新聞的時間很有限,除非這個新聞跟他太切身相關了,否則的話他了解一個不同量級的新聞,他會有不同的心理預期,這個小八卦我大約需要3 分鐘就夠了,這個大事件我需要看3個小時,其實新聞媒體在對這個時間的佔有上是有非常激烈的競爭的。但是我覺得對於圖書來說這種競爭關係非常弱,因為書不像新聞是易碎品

創意百人|張立憲:少花時間去勵志

 

-------------------------------------------------------

undefined

噗浪原出處   囧星人粉絲團

-------------------------------------------------------

禾語辰在高中及大學的時候有接case當模特兒,她說當時的自己並不喜歡這些工作,「可能因為那時候還是青少年,我不知道怎麼去處理試鏡沒有上、人家說我哪裡不好……這類的情緒,後來自己做過幕後,就知道這種東西其實是看緣分。」

她說,做這行很容易不被喜歡,她現在都會覺得沒關係,「我不希望去覺得有誰是我人生中的敵人或怎樣,因為有時候不喜歡我的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因,如果我做什麼都是很努力的,那我一定會去聽是不是我真的在表演上需要調整,我會想辦法記住,然後想辦法做到更好。但如果是因為我的長相,那我也沒辦法說什麼。」
 
禾語辰認為,表演帶給她的快樂是沒有東西能取代的,「能演到好戲真的此生無憾。我知道我一定還有很多不足,對於將要學習到的東西我也都會感到很興奮,我不會把表演當成是一種技巧,我想要每一次都真心誠意去演出。」

就因為永遠都有要學習的地方,所以不會擔心自己不是表演科班出身,「壓力當然也有,只是覺得表演這一行業最可怕的心態就是跟人家比較,我覺得我就是我啊,我的背景就是跟別人不一樣。」
 
對於自己比較晚踏入演員這個圈子,她說:「以前會覺得自己是什麼年紀了還這樣,但真的踏出第一步了,才覺得我就是喜歡啊,我以前到底在想什麼?」慢慢的,禾語辰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我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危機,因為我擁有的條件就是這些,我就是要積極的去把握每個機會。

我後來才覺得,人生只有一次,不試就沒機會了,想做就去做啊。我每天都會想,如果明天就會死掉我會不會後悔?我不想做將死的我會後悔的事情。現在我走在忠於自己的路,想要有一個不虛此行的人生。」(撰文:李桐豪)

-------------------------------------------------------

看到一段話,發現不管套在哪裡都適用:因為都適用所以就被我改成OOXX了,原出處按我


OO之於行銷,就如同XX之於開發

1. 人人都可以說上幾句但能做好的沒幾個

2. 不完全是新東西,主要還是思維跟心態的轉變

3. 通常不是一個人就能做,而是需要整個團隊一起投入

4. 執行的時候外部人通常很難做的比內部人好,但外部人當顧問的時候更能旁觀者清

and...
5. 老闆雖然不懂這是什麼,卻告訴你一定要做!

-------------------------------------------------------

媒體的兩難:有腦內容並不必然能帶來更多的營收,且現在的讀者不接受媒體的教育

很多人喜歡用內容的品質來批判 EBC,但其實市場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證明內容的品質會影響新媒體的商業模式成敗。實際上,為什麼所有媒體的內容都正在無腦化?那是因為有腦化的內容並無法保證能帶來更多的營收。媒體希望他們的流量有消費力,但很多有消費力的人,比起看所謂的有腦內容,他們更愛無腦內容。


垂直性的媒體或許可以選定特定主題耕耘,想辦法挖深口袋。但對綜合性的大眾媒體來說,誰能證明當你的內容都有腦的時候,你流量所帶來的消費力就一定比較好呢?

 

傳統的媒體產業,一方面左手跟廠商收廣告費,另一方面右手跟讀者收訂閱費,靠著這兩個收入加上把持零售通路尾端,大致上是個非常堅實的商業模式。但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媒體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該不該把我的媒體內容,在網路上免費給讀者看。
這裡的囚徒困境來自於,媒體對於廣告客戶的商業價值,很大程度的來自於自身的影響力。當你把你的媒體內容免費在網路上散播,跟把內容只給願意付費的人看,兩者的差距,很可能是幾千倍幾萬倍的閱覽觀眾。對媒體來說,為了要賺讀者的訂閱費,而把自己的內容鎖起來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削減自己的影響力。

 

在美國好歹還有 Twitter 等其他社群媒體牽制一下臉書,但在台灣,臉書基本上就是網路的頭號王者,是所有網站流量的關鍵來源,影響力好比當年的 Yahoo!,還遠勝過 Google 的搜尋。
這對媒體來說,真的就是一場災難了。今天只要臉書稍微動一下演算法,所有的媒體大概就會叫苦連天了。

所以,其實台灣檯面上下的所有舊媒體、新媒體,幾乎每個都動過想要降低對臉書的依賴度的想法。但基本上,要不要向臉書靠攏這件事,一樣是個囚徒困境。如果 A 媒體不向臉書靠攏,那 B、C、D、E、F 媒體可樂的很,馬上想辦法吞食 A 媒體原本在臉書上的流量。而當今天 B 媒體加重在臉書上的投資,搶奪 C、D、E、F 等媒體在臉書上的流量時,也會引發軍備大戰,其他媒體也必然會隨之加重在臉書上的投資。


最後的獲利者只有臉書。這就跟冷戰時期,各國拼命建造核彈達成恐怖平衡,到最後一顆都沒用到,唯一的獲利者就是軍火公司而已。

 

擺在讀者眼前的時候,讀者想看的內容 vs 你覺得讀者應該看的內容,永遠都會是前者獲勝。媒體覺得自己肩負教育社會的責任,甚至很多人也覺得媒體有這樣的社會責任,但是這個時代,沒有人想要再被媒體教育了。你喜歡曲高,就必然和寡,你迎合媚俗,卻又必然被酸「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

前些日子,看到臉書流傳一份台灣總體出版市場近5年的統計數字,銷售額從2011年的352億跌到2015年190億,共衰退48%,幾乎腰斬一半。
以前聽過一位總編輯感嘆,大約有9成的書「終其一生」都無法二刷,書的一生,真的好寂寥。作者如果以一本書的文字量5萬到8萬來估算,大概也只能拿到一刷版稅,而且10%版稅一口價的時代好像也有所動搖了。

一本書的再版,是從作者、編輯、行銷、印刷到通路書店店員的團體戰,但出版市場恐怕是衰退最快的前幾大產業之一,國民閱讀力不是瞬間崩解,而是逐年減滅,平板閱讀器出現之前,有人憂慮紙本書會受到威脅,但是以台灣電子書銷售數字看來,恐怕平板電腦拿來玩遊戲與「看臉書」的機率更大,可見不是閱讀工具的問題,而是閱讀漸漸被其他娛樂取代
 

米果/重版「出」不來──出版界的黃昏

-------------------------------------------------------

算是上面米果這篇的延伸文:

我曾經在書店工作過,也接觸過出版,我覺得最主要的重點不在書的價格。

台灣人每天工作的時間太長,加上上班時間之外的育兒、煮飯、整理居家環境、照顧家中長者、把工作帶回家繼續加班,根本就沒有時間好好的閱讀。如果還有剩下力氣,通常是只剩把自己拖上床攤平的力氣,而絕大部分的人是硬撐,硬撐著疲憊的身體,勉強的再多做一點。

如果不能處理上面的問題,書籍內容再優,有時間閱讀的人就是那麼少,圖書館到處都有,借書不用錢,都少有人願意去翻書了。有人常常分享一張德國人等車時看書的照片,順便嘲諷說台灣人都划臉書,可是,有的人是連在車上都還在處理辦公室的事情或家裡的事情,他就算沒划手機,也不可能看書,頂多是趕快補眠,到站之後,還有一堆事情等著要處理。

就算書籍的價格再怎麼親民或賤價,每個月固定要先扣除的水電、房租、吃飯、交通費、健保費、勞保費、教育支出、醫療支出、保險,就是那麼多,而薪水就是那麼少,少到連維持最基本的活下去都要放棄很多人生夢想才能達成。少到連一個月看一場表演,買一張CD,買一本書,都顯得奢侈。

折扣戰是一般民眾的小確幸,有時打了折都買不下手,更何況是原價,這樣的策略是要逼死誰?一直燒錢的事業,再大的出版社也撐不下去,先把價格提高再打折,其實也沒啥虧損,因為,真的能一直燒錢又不用硬撐的,而且花錢不用看損益表的,只有公部門呀!出版社又不是慈善機構,真的不行就收起來而已。

就算政府出錢幫民眾買書,再把書寄到民眾家,全程都免費,買書也免費,我想,三年後,可能在某次大掃除時,民眾會赫然發現櫃子裡有一包未拆的包裹,裡面是全新的書。

這不是文化部能解決的問題,退休制度若不改善,永遠就是讓賺22K的去養退休領70K的。就業環境若不改善,永遠讓民眾選擇職業時是考慮養活自己優先,而非發揮自己的專長或挖掘興趣,政府有甚麼條件談創新?如果托育跟長照問題不解決,很多人都快從無盡的壓力裡爆炸了。

生而為人,如果只能受盡剝削的終其一生,卻沒有辦法產生自己的夢想,並且去實現或嘗試,那何苦為人?

在勞工普遍累得像條狗的環境之下,能在所謂的文化圈瀟灑優雅行走,不用揮汗奔波又能保持香香的,且能夠氣定神閒的談論自己夢想的夢想家,通常不是普通人。

出處:鄭惠敏

我之前有在噗浪講過類似的事情,聽到有人意見一樣有種啊我沒觀察錯的感覺(雖然開心不起來XD

-------------------------------------------------------

粽子系達人登場!!!
是說~我真的沒想過原來這世界上那麼多國家都有粽子,真酷!
-------------------------------------------------------

公司經營吃緊,不要新人只要即戰力

對雜誌社來說,讀者與廣告客戶迅速流向網路媒體,經營愈來愈困難,人員編制只能不斷精簡,也因此愈來愈仰賴成熟的即戰力,不傾向雇用新人。

景氣好的時代,公司可以組織比較完整的團隊,先給新人一段小聯盟培訓時間,再讓他上大聯盟的戰場。但是整個出版業的低迷還看不到盡頭,人員縮編的狀況下,除了中堅戰力過勞,也無暇培育新人。如果過去一個團隊十個人,有一兩個比較沒經驗,還有機會慢慢學;現在一個團隊只剩六、七個精兵勉強維持營運,實在也沒有餘裕去鍛鍊新人、培育新戰力。

對於憧憬雜誌編輯的年輕人來說,他們面試經驗十分挫折,彷彿投了再多履歷、面試再多都沒用,公司職缺開出的條件總是要資深、要有經驗,沒經驗的他們怎麼也比不過產業裡的既存者。或許好不容易進入產業,卻發現這裡離血汗工廠沒多遠,薪水只能讓你在台北活著卻存不了錢,不過一旦離開台北,也很少地方有和出版相關的工作,甚至台北以外的報紙雜誌或出版社,薪水更血汗,工時也更爆肝。

產業的此起彼落也能從新人面試看得出來,更多網路媒體的「社群編輯」願意給新人機會,只是經營社群要做的事(當小編、與網友互動、甚至辦活動、拍影片……等等)又和他們在學校時理解的「編輯」不是同一回事,讓年輕人陷入了兩難,不知該投入一個不是那麼想要的新世界(但可能有發展),還是要忠於過去對出版、編輯的憧憬(但只能吃土)。

另一方面,雜誌社的生存之道也離所謂傳統的「編輯」愈來愈遠。如何適當地配置圖像與文字,做出吸引人的內容當然很重要,但對經營來說,為雜誌找到一個市場定位,抓住一群讀者,透過議題設定吸引社群的注意,設法在傳統的訂閱零售與廣告之外開創新的收入來源(舉辦活動之類的),可能才是公司能持續下去的要務。

▎身處體制外,反而有搞頭?

身處所謂「文字工作」這個小世界裡(雜誌、出版、新聞媒體),如果說有什麼不需要調查報告、用眼睛就可以看見的趨勢,很可能是:有愈來愈多從業人員被這個產業裂解出來,離開公司體制,成為獨立工作者。

離開出版社的朋友開始接案,編輯、翻譯、採訪撰文等等什麼都做,他說:「為什麼都辭職了卻比上班還忙?」

離開雜誌社的朋友還在休養生息,就已經不少案子正在等他接,想跟他談的還有一堆,「現在能做的事好像比上班的時候多!」他說。

至於我自己,獨立生存了三年還沒出太大問題,當然賺的錢比不上體制內的時代,但也免除了爆肝待命熬夜截稿沒有耶誕節情人節的日子。

「好像以前多賺的錢也是拿去看醫生,外加截稿期崩潰買網購紓壓,現在省點用,日子沒差多少啦!」朋友和我有一樣的結論。

像我們這樣的獨立工作者能生存,靠得不是什麼才華洋溢,而是產業結構的裂解,公司養不起足夠的人員編制,為了轉型、為了生存,要做的業務又有一大堆,只好找尋有經驗的老手,用能接受的價格外包出去。此外,每一家網路新媒體都在缺內容,能寫文章的人在這時代大概餓不死(至少比吃土好一點),也難怪我們「能做的事比在公司的時候還多」。

養不活中間戰力,沒餘裕培養新戰力,這樣的夕陽產業有點可怕,我們都還在撐,撐到那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有一天到來,但我們同時也都了然於心,在那之前,生產內容的人會繼續吃土,現在餓不死的,以後才能活下來。    

在這「公司缺人,年輕人卻找不到工作」的紙本產業裡

-------------------------------------------------------

正如許多歐洲大都市,居住柏林的大半不是柏林人,很多人有著國際化背景。Pablo來自阿根廷,Carolin家鄉則是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兩人在德國最古老的城市Trier完成大學學業後,到馬德里工作多年,2010年移居柏林。「搬到柏林不是計畫好的,當初,我們在柏林與巴塞隆納兩城之間選擇,心想哪裡先找到房子就住哪兒。」Carolin笑說,他們在藝術家、嬉皮聚集,擁有多元文化的Kreuzberg區落腳,現在住的,還是六年前提著行李入住的那間公寓。


他們從未後悔過為什麼當初不是選擇巴塞隆納,非常享受身為「Kreuzberger」(十字山區居民)的生活。「柏林是很綠的城市,我們經常只帶著一支筆、一本書、一瓶飲料,就能在公園裡待上整個下午,畫畫或跟朋友聊天。」Pablo曾在亞洲各國旅行半年,這些經驗後來成為一本書,比起其他歐洲人觀察亞洲更深的他說,在亞洲大城市裡,人們的娛樂多構築在消費上,就算是hang out,也還是在餐廳、百貨公司、電影院這樣的室內空間;在柏林,只要天氣好,人們就往街上或公園裡去,不用花什麼錢,便能換得輕鬆愉快的時光。

插畫家Pablo:全世界都在談柏林有多酷,但住在此地的人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