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跟噗浪搜尋不易,最近又啃到一些喜歡的文,乾脆就用blog紀錄了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by CACAO MAG


感覺膝蓋中了一箭(好吧是全身都中箭
----
“敏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人格特徵的維度。之所以說它是個維度,因為它並不是兩個極值,即不是簡單的“敏感”或“不敏感”,而更像是一個變化的區間(spectrum)。
因此,我們所說的高敏感,正是一種敏感程度較高的體現。高敏感的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通常能夠更完整細緻地處理外在世界的積極和消極的信息,但是,他們也常常容易被這些外在的刺激所影響,而變得不知所措。高敏感人群對於外在的周圍環境有很強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他們通常能夠很快發現一些場合的異樣,也因此往往更願意把時間花在一個人安靜的獨處上。
研究發現,高敏感的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 對細節的感知力強
2. 關注行為的意義
3. 對情緒的覺察力高
4. 具有創造力
5. 富有同情心與同理心  (其他點進文章看吧)

 

--------------------------------------------------------------

" 如果在任何行為之前我們都預想它的一切後果並認真加以考慮,顯示其眼前的後果,然後是可能的後果,進而是可以想象到的後果,那麼我們根本就不會去做那種行為,即使開始做了,思想也能立即讓我們停下來。我們一切言行的好的和壞的結果遍及未來的一切日子,假設均衡地分佈在每天之中,包括哪些因為我們已不再這裡而無從證實也無法表示祝賀或請求原諒的永無止境的日子。"——若澤.薩拉馬戈《盲目》

--------------------------------------------------------------

個人主義的神祕社會 by CACAO MAG

Klinenberg的數據顯示,獨居並非社會畸變的結果,而是主流自由主義價值觀的必然副作用。婦女解放、都市化擴張、通信技術和壽命延長——這四個因素勾勒出了這個時代文化的輪廓,而每一個因素都會導致獨居的增加。


女性不再被牢牢捆綁在育兒和家務上,她們可以追求自己的事業,自己選擇結婚和生子的時間,享有離婚自由。起源於電話並迅速發展到臉書的“信息革命”消解了社會生活和獨居之間的分界線。
都市文化的社會多元性和便利設施,如健身房、咖啡店、外賣、自助洗衣店等等,則能夠極大地滿足自主生活的需求,讓一個人過也能過得心曠神怡。


隨著現代醫學的急劇發展,壽命的延長讓一些原本有伴的人晚年不得不獨自生活。到2000年止,62%的喪偶老者獨自居住,這一數據在可見的未來肯定不會下降。


這一人口統計數據之所以能變成一個社會學問題,是因為“追求幸福”這一要素:一般而言,獨居是人們自主選擇的結果還是不得已而為之?Klinenberg認為獨居能夠提供一種“有益的孤獨”:這可能“是我們恢復精力並重返社會的必需階段”。


然而他所採訪的人物並沒有明顯地恢復精力,也沒有重返社會。他們沒有安全感,既放不下自由又汲汲於社交。他們焦慮、快活、偶爾害怕。一句話,他們正在體驗一種複雜的情緒,而這種情緒是許多人,包括非獨居者,都會體驗到的。(全文請按我或上面的標題)

 

--------------------------------------------------------------

我感覺大陸同學跟台灣同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台灣人很安逸但大陸同學很有危機意識,非常會找資源。比如說找實習,台灣人可能寄履歷寄個兩天休息三天,但大陸同學可以每天寄個十幾封,同時還會透過各種管道找認識的人幫忙refer履歷,但我不覺得這是什麼狼性,就是更努力、更積極而已。


總之真的跟大陸人相處之後,才發現台灣媒體真的很喜歡為了點閱率搞一些不三不四的文章,果然是謠言止於智者,始於智障。

 

(摘自【 狼性 】by Bonjour 我的巴黎情人)

--------------------------------------------------------------

7. 我們是一個以讀者為導向的媒體。每當我們坐下來開會之前,我們會先問:「我們現在要解決些什麼問題?這些問題與我們的讀者有何關係?」如果問題與我們的讀者無關,那問題根本就不重要,亦不必勞師動眾去開會處理。


8.新鮮感使壹周刊持續多年全城熱賣。讓壹周刊保持新鮮感的是不斷創新的精神。我們必須透過嘗試與錯誤來不斷的創新,以保持我們的新鮮感。創新只能透過發現新的知識而達成,而非為過去的知識改頭換面,只有透過嘗試與錯誤,我們才可以得到新的發現。

「黎十條」官方中文版 // 編輯七力:溝通的想像

--------------------------------------------------------------

創業死亡的N種方式

端傳媒實習記者 陶亭然 發自香港  


儘管下半年已有雪崩之勢,2015年中國大陸的「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情依舊高漲。除了領跑的電子商務和企業服務領域,金融、社交以及汽車交通等行業也緊隨其後。
據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中心《2015勞動力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大陸每天新增的企業數量將近一萬家。創新者、尾隨者、投機者,魚龍混雜其間。這些一窩蜂湧入的創業者們,有的靠想法和實幹,有的靠「趙家人」,更有人撈點油水就跑路。這個生態愈發惡劣的競爭環境中,行業內更新換代速度逐漸加快,被淘汰者不計其數。


即便拿到天使輪(註:創業圈裏的術語,即企業在草創時期的融資,通常金額較小)和A輪(註:初創企業的第一輪來自風險資本的融資)投資,跨入門檻,能拿到B輪及以後融資的概率也不超過10%,存活概率以此遞減。在這場搏鬥中,60家企業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擠入了「中國獨角獸俱樂部」。更多的殘兵敗將四下逃散,多數苟活不過兩年。端傳媒由此總結幾種常見「死法」如下:

1.「偽需求」死

2.2VC死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曾說,有三種創業模式:B2B(business-to-business ),C2C (corporation-to-corporation),2VC。
第三種模式,應一些認為VC風險投資錢多人傻而動歪腦筋的創業者而生。資本瘋狂的年代,常有公司「有個idea,做好powerpoint」,就能拿到動輒幾百萬的天使輪投資。媒體宣傳語境促成的結果是——包裝創業者,比包裝產品還重要。為了炒作,創業者們也不惜利用個人學歷、噱頭把創業公司推向台前。


今年七月一則「22歲!天使輪估值超6億,將顛覆整個視頻和廣告行業」的新聞將金證濟蒼(沒錯,這是人名),一名哈佛90後創業者以及他的創業項目「雲視鏈」推到了公眾眼前。上線不久,雲視鏈的估值就迅速飆升到了6億,甚至號稱「將顛覆整個視頻和廣告行業」。然而這個傳奇的虛假宣傳本質很快就被網友揭露。「雲視鏈」不僅團隊成員盜用圖片,金證濟蒼的哈佛學籍更是造假。他所聲稱自己加入的哈佛ilab上,也沒有任何關於雲視鏈的相關信息。更誇張的是,這個號稱要顛覆領域的創業宏圖,在幾年前已經早有先例。市場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沒有合作伙伴,也沒有廣告客戶和用戶。當真相大白,空手套白狼的目的被揭露,「雲視鏈」喪失的不僅僅是投資人和用戶的信任,更賠了創業者的業內信譽。

3.擴張快、攤子大把自己撐死
4.被巨頭燒錢砸死
5.觸「紅線」死
6.跑路死
 

--------------------------------------------------------------

三次創業媒體人自白:內容創業如何跑出獨角獸?

目前這個階段,好內容值不了大錢。我們賣的不是他們喜歡的內容,而是技術。
我們和京東簽的是技術收購協議!當時技術團隊就那麼三、五個人,可以對攻大公司 30 人的團隊,核心開發人員來自網易和微軟,現在也是其他優秀創業公司的核心員工。他們現在都搞定了 B 輪融資,是很棒的工程師。


中國的閱讀市場確實不適合創業公司,因為看不到爆發的可能。而最終賺錢的內容,可能是知識分子未必會真心喜歡的那類內容。


比如我問過做電子書起家的電商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什麼書在當當的平台上最好賣。


答案是勵志成功學、心靈雞湯、職場手冊。


我也和吳文輝交流過,他主導了起點中文網和現在騰訊的閱文集團,光靠閱讀消費本身實現現金流也有限,現在在往視頻開發走。


創業的主邏輯還是商業。在商業領域,我的老同事方三文給我提供過一個簡單的分析模型,來判斷一個項目商業上的可行性。即考察四個參數:用戶基數、使用頻次、轉化率、毛利率。四個參數中,必須至少有兩個比較高,才有值得一創的價值。


後來陌陌(中國大陸交友手機應用)的創始人唐岩有次來上海,也和他聊了下,他覺得創業不要拖,如果是死路就早點撤。在我賬上只剩下三個月的現金時,我就果斷撤了。

所以內容創業能否出現「獨角獸」,我覺得與內容所涉及的領域有關。在娛樂、生活消費、金融領域,市場足夠大,是有可能的。
但內容生產者對商業的認知是否足夠,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厲害的記者和編輯未必能做一個盈利的公司。而這些年一大批經商的文人,想必也都經歷過妥協和蛻變。

而高級的內容在目前的市場上,還缺乏需求,用知識分子的話來說,就是這個時代還配不上她。現在紅火的不叫文化產業,更確切的應該叫娛樂產業。<<<<其實一直都是娛樂產業跑在前面wwww 渴望文化產業變成獨角獸那是不可能的w

 

--------------------------------------------------------------
瞿欣怡專欄/總有些什麼是永恆

但這個世界一眨眼就變了,老闆不停召開會議,追問:「一定要從結構改變,我們才有機會!」但我們如何改變結構?從來都是結構改變我們。電腦時代來臨,我們揚棄稿紙,擁抱鍵盤;網路時代來臨,我們揚棄百科全書,擁抱無窮大的資料庫。而今,數位化時代徹底來臨,我們只能揚棄鉛字。


紙媒工作者陷入集體焦慮,然而我們都忘了,翻轉的只是媒介,這個世界總有什麼些是永恆不變的。紮實的採訪、有誠意的寫作,仍舊是最重要的核心,《經濟學人》的報導,到現在都還是引發討論,被台灣網路媒體轉載;而在大量碎片化的資訊之海,深入企劃的長篇新聞,行情正止跌回升。


數位時代,資訊來得更快更兇猛,也就更需要真心實意,倘若忘了「生產好內容」這個本質,卻只張手亂抓,揚棄基本功,不停猜測讀者到底要什麼?網路到底該怎麼對付?最終只會失去自我,也失去讀者。與其等著紙媒死亡那一日來臨,不如擁抱新機會。網路縮限了紙媒的空間,卻打破更多疆界,讓好故事、好報導飛出紙頁,飛到每一個人的眼前。

--------------------------------------------------------------

undefined

 

圖片出處 吃到飽

--------------------------------------------------------------


安妮也沒想到,像她一樣的小魚竟然那麼多,心甘情願的卻那麼少。2005年,台灣新移民配偶的數量已達38萬。然而,數量的增加與社會對他們的認識及理解並不成正比。安妮剛學閩南語時,聽到的都是對同胞姊妹的詆毀。每當有人質疑她與老公的感情,她心裏就不服:「你說我先生又不是很醜,幹嘛娶越南的?但你為什麼不說我們也沒有多糟,為什麼非得嫁一個很老的?」


來台10年,安妮漸漸了解金錢交易如何影響外配在婚姻及家庭中的地位,也明白多數人對外配的負面成見,肇因於在這樣不平等的關係中衍生的問題。她不再像當初那麼忿忿不平了,同理心卻未曾減少。談起台灣人娶外籍老婆的現象,她只是嚴肅地說:「阮(我們)越南不會這樣,用錢把人家從外國娶來,就對人不尊重。」


在台上演潘金蓮時,她總想起那些被迫嫁給不愛的人的新住民姊妹,於是潘金蓮對武松的勾引、她的妖豔及背叛,就都可以理解了。安妮說:「伊就是沒感情,哪欸愛得下? 一個女生這樣犧牲,一定有她的目的。生活都這麼苦了,為啥米不能把自己妝甲水水?」(她就是沒感情了,哪裏還愛得下去? 一個女生這樣犧牲,一定有她的目的。生活都這麼苦了,為什麼不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在台灣我是越南人,在越南我是個客人。我不知道我屬於哪裏,就在那裏漂流。」

--------------------------------------------------------------

酸語讓我們快禿頭,但東森新聞社群不是你想得那樣!
收起來了好可惜Q口Q 不過燒三千萬有這等效果真的很便宜啦

--------------------------------------------------------------

「比起無厘頭的搞笑,扣人心弦的感動戲碼似乎更高級。一味追求真實就比善意的謊言更上等嗎?只要一本正經地說話,觀眾立刻深信那是真的,如果邊搞笑邊演,觀眾便認定那是無聊低俗的鬧劇,我總覺得好像是這樣。但我也覺得,觀眾不擅長看穿嚴肅戲劇中的謊言;同樣地,也不擅長發現不嚴肅的戲劇倏然閃現的真實。」
 
「電視劇的觀賞方式形形色色。有人當成是在看大眾小說,也有人從中得到人生啟示。有人參考女演員的髮型與服裝,也有人只看戲中一點--「菸灰缸」。我想寫出既能得到專業評論家讚揚,也能讓這些市井無聲評論家滿意的戲,寫作實在是一行痛苦買賣。」
 
對當年因癌症,而真正接觸到生死後的邦子而言,喜劇其實比悲劇還要難寫,儘管她最廣為人知的那齣名作電視劇本《寺内貫太郎一家》正是齣高明的喜劇,但邦子的角度總是從細微事物去觀察人心,她的切入點永遠都能精準地直入人們的內心深處。
 
邦子的感情世界,永遠也是那麼神秘,直到數年後一本「情書」的出版後,世間才真正知道這個才女與「N先生」的低調「不倫戀」,是在幾通電報與日記中慢慢道出那簡單卻令人深刻的愛情,但卻在N先生的自殺中結束,邦子這一生從來沒有跟誰談過這場關於她自己的低調戀愛,卻在自己的劇本中《宛如阿修羅》置入了不倫戀。
 
因為邦子總是在自己的文字中,不刻意明講自己的感情,她不寫是因為,那些感情其實就在讀者心中,她想寫出來的是「當初的那個錯過」,她就讓那個空白就留在那邊,「留給你補上去」。
 
寫劇本是如此,寫散文是如此,寫得了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直木賞」的短篇小說,也是如此。
 
 
很常去邦子家玩的徹子,從來不知道邦子的神秘感情世界,她只慢慢摸著邦子養的貓,但邦子卻在自己的散文上寫出,那最簡單最直白的解讀,彷彿也想寫出自己的內心深處:
 
「自家明明有養寵物,有時卻忍不住撫摸外面的貓狗愛不釋手。或許是因為不必負責照顧牠一輩子,所以很輕鬆。覺得牠很好玩很可愛,比家裡的好多了,甚至有點想把牠帶回家。那當然只是一時興起,只是替牠的肚子或耳後抓抓癢,討好牠一下,跟牠嬉鬧,讓牠輕輕咬幾下逗個開心倒是無傷大雅,過五分鐘就忘記那種樂趣可以拍拍屁股回家了。但是好好疼愛外面的貓狗一頓後,看到家裡出來迎接的貓會有點愧疚,忍不住比平時多給兩、三條牠最愛的小魚乾。人生似乎到處皆外遇。女人在百貨公司試穿不打算買的衣服也是一種外遇;更換泡麵或洗潔精的牌子也是外遇;隨手轉台,電視就以廣告這種形式鼓勵家庭主婦外遇。藉由這種外遇,女人在自己也沒察覺的情況下排解每日生活的煩憂。這是『迷你外遇』。或許很多人因此避免了轟轟烈烈的真正外遇。」
  
邦子知道,外遇的那種情感,一如總是虧欠的心情,一如當年她對所有家人隱瞞自己得了癌症的消息,最終寫成了一本給「父親的道歉信」。
  
邦子總是告訴徹子,「我覺得妳一定會變成非常特別,很不像傳統日本人的那種有趣老婆婆」,邦子始終都沒親眼看到徹子現在的確是有趣老婆婆的外貌,但徹子卻在回顧自己人生的連續劇《小荳荳電視台》裡頭,在當年她執筆的劇本《寺内貫太郎一家》的開場音樂裡頭,搞笑地跳著舞。 by 重點就在括號裡

--------------------------------------------------------------

「人們想買的不是1/4英吋的鑽孔機,而是1/4英吋的孔」

好萊塢也驚險地逃過遭電視取代的命運。既有的電影公司,全都歷經過大幅的組織改造。有些公司甚至消失無蹤。各家電影公司陷入困境,並非因為電視大舉入侵,而是因為他們自己眼光短淺。好萊塢就像鐵路公司一樣,對自己的事業範圍界定錯誤,以為自己做的是電影事業,其實是娛樂業。「電影」是一種具體、有限的產品,讓電影公司產生不切實際的自滿,從一開始就把電視當成威脅。其實,好萊塢不該排斥電視,反而應該好好運用,當成擴大娛樂事業的商機。


現在,電視這個產業,已經比當年定義狹隘的電影業更為龐大。如果好萊塢當年採取顧客導向(提供娛樂),而非產品導向(生產電影),是否就不會遭逢後來的財務困境?我不禁這麼想。最後救了好萊塢的,是一群新銳年輕作家、製片和導演,他們先前在電視業大放異彩,讓許多老舊的電影公司關門歇業,也讓許多電影大亨垮台。

「我擔心看到上一世紀最先進的實體組織與社會組織,由於缺乏當初締造它們的那種廣泛想像力,而走上窮途末路。它們缺乏的,是以創意與技巧求生存、並滿足大眾需求的意志。」

其實,我認為根本沒有「成長產業」,真正的情況是,有組織、善於經營的企業,會創造並充分利用成長商機。以為自身會自然而然成長的產業,必定會陷入停滯的狀態。每個已消逝或沒落中的「成長」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展現了自欺的循環:大肆擴張後,默默地衰敗。若有以下這四種情況,通常就逃不掉這個循環:

1. 相信只要人口愈來愈多、愈來愈富足,市場一定會成長。
2. 相信該產業的主要產品,沒有具競爭力的其他產品可以取代。
3. 過度相信大量生產,認為隨著產量提升,單位成本快速下降,就會帶來優勢。
4. 專注在一項產品,而這產品需要審慎的科學實驗、改良和降低生產成本。

行銷短視症<<網路上有全文PDF可以下載,這篇的重點幾乎都在該雜誌弄的小短片裡面了,實際看內文比較摘得出來的就上面這些,其他內容有點過於老舊
相較之下覺得這篇很值得看 从业者必读丨2016互联网女皇报告:消息应用将成新移动主屏

--------------------------------------------------------------

黎智英自傳「我是黎智英」 摘文來源請按我

對創業者來說,錢當然重要。但在創業初期,錢其實愈少愈好,因為創業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你開始時的事業愈大,你交的學費就愈多。這根本不必要,無論大事業還是小事業,你學到的東西是一樣的,困難也是一樣的,所以你幹嘛要繳那麼多學費呢?

很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創業,很難說哪些是最重要的。對我來說,創業最重要的是“膽子”。創業有很多事情不可能看清楚,也無法預先計畫,經常是一邊做一邊看到問題,然後一邊去解決問題。而且,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突發狀況,讓你必須改變做法。所以創業的另一個原則是要“變”,不能stubborn(頑固),不要想要堅持初衷,要flexible(彈性)。

而且創業必須humble(謙虛),因為不謙虛的人,不會擁抱錯誤。而創業就是要解決問題,如果對錯誤有所抗拒,就不可能解決問題。此外,創業還需要幸運,必須很相信自己,因為很多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在黑暗中無路可走,你一定會很怕、很失望、看不到前途。所以你要相信自己。

至於團隊,你最好找一些跟你不一樣的人。像我創業一定要找比較重視細節、技術能力好的人,或是花錢不像我這般亂來的人。所以你一定要找自己不喜歡的人,因為他們會彌補你的不足。

然後,你要很focus(專注)。我在創業時,有時候會什麼都不想,只想把這個事情做好,就好像做完這件事後我就要死了,仿佛有一個面對死亡的張力。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假使你真正進去這個情境,你便會發現這個力量很大。

除此之外,想像力也很重要。創業是一個“創作”的過程,你在一個不可知的境界裡,去創作一個新的東西,所以你不能只是重複以前的東西。創業不是將已經懂的東西recycling(迴圈、複製),而是要以你過去懂得的東西為背景,在面對無知所產生的錯誤裡,通過解決問題,去創造一個從來沒出現過的事情,這才是創業。因為,假如新創出來的事業不新鮮,就沒有人要買我們的東西了。

創業的人不一定很聰明,也可能不是太聰明。太聰明的人常常覺得我這麼聰明,什麼事情一定要看清楚。但是,你能看清楚的事就有一個limitation(局限),因為你能看清楚的事,都是已經存在的事,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陷阱或矛盾。看清楚就不是創業,因為你在重複以前做的事情,或只是把別人的事情轉一個方向。創業就是unexpected,創作一些原來預料不到的事,這才是創業啊!

 

媒體是一個很危險的行業。媒體工作者有時候對自己會有一個misconception(錯誤的看法),覺得要領導這個世界、教育讀者,以為自己比別人懂得多。這個虛榮我看是做媒體最大的阻礙。
你把自己當成權威的中心,這個世界你看不順眼的,是世界錯而不是你錯;別人不同意你的,是別人錯,不是你錯。臺灣媒體有一個很高的身段,對這個社會好像有一個很大的使命感,我覺得這是錯誤的看法。
很多做傳媒的人把自己偉大化了。你這麼偉大,你就不知道讀者要什麼了。(黎智英)

義氣是很重的東西。你今天講義氣就不講道理,我很小就看清楚這件事。所以我只講友情,講愛。義氣沒有道理、沒有真理、沒有是非,不一定有愛。假如有是非,對的事情我跟你一起做,不用講義氣。義氣是錯的事情我也跟你做,只要你是朋友,這樣怎麼可以呢?是也可以做,非也可以做,那我還有自由嗎?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沒有義氣了。講義氣的事你不要找我,但是對的事,我死了一條命都要做。

 

--------------------------------------------------------------

回過頭來說,矽谷是什麼?在我來看,它不只是一個地理位置的概念,更是一個鼓勵嘗試、冒險創新的精神與文化。他們有極為豐富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在這樣的生態圈裡,人人都知道失敗是99.9%的常態,成功是0.1%的偶然,知道嘗試創新的錯誤可被允許,甚至值得被鼓勵重新再起。正是因為這種不怕失敗的環境與氛圍,讓擁有矽谷精神的年輕人們得以在這裡不斷實踐他們的夢想。

他們不是不會失敗,只是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勇於嘗試,並且更有資源與舞台支持他們的嘗試。

兩相對照,台灣的環境又是什麼呢?政府出了錢,就認為失敗風險應該是0,成功則必然得是100%或120%;登記公司需要1~2週的時間,登記協會要至少7~8個月,新加坡只要你資料齊備,2~3天即可完成公司註冊;全球都在搶人才,台灣還在為白領外籍爭論會不會排擠工作權益;矽谷有一大堆天使投資人,通常都是成功的創業家,成功後更願意投資給創新創業團隊,但台灣的企業家多數寧可把錢拿去炒房地產、股票,而且愈大的公司越保守,越不想冒險。

摘自 [洪大倫] 台灣明明是台藍寶堅尼,卻被重重限制阻礙速度——談政府的開放思維

////害怕犯錯,認為犯錯等於失敗,受到挫折或拒絕就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鑽進黑洞的人很多,但是如果臉沒被打腫或是太過恐懼被拒絕or犯錯,其實人生也會停滯不前,到最後就會發現因為放大了自己的害怕而變得畏畏縮縮,什麼都不敢做
.
的確有些東西我們需要別人的協助與支持才能做成,但那個別人有時候未必是龐大無知的組織,而是幾個志同道合的,幾個願意一起努力的人喔:D

--------------------------------------------------------------

金士傑 ╳卜學亮》在懸崖上看見自己

想像人生進入最後倒數,那畫面就像站在懸崖邊,比任何時刻都還要清醒。在懸崖上,往後看:你愛過自己嗎?這輩子,值得嗎?往前看:你還有夢想嗎?你想要什麼樣的來生?


所有人都害怕走到終點那一刻,自己來不及遺憾過去、往前又一片漆黑茫然的樣子;但如果人生沒有終點懸崖的逼視,我們也很難意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活」。


人們常說生死,其實在生與死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叫做「活」。日子一天天過,有一天,當我們被逼著回頭倒數計時,往往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想怎麼活」;金士傑形容,「那就像是站在懸崖邊上,往前、往後,清清楚楚。」 

--------------------------------------------------------------

「大部分的人類都不用腦、沒好奇心、成天只關心空虛的瑣事、也稱不上有什麼真性情,因此不管是懷疑或者是信仰他們都沒能力承擔。當一個平庸的人稱呼自己是懷疑論者的時候,他只不過是在擺個樣子,好掩飾自己懶到不願意把世上的事情想出個結論的事實。」-T.S. 艾略特,英國詩人,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undefined

名言佳句 XD

twitter @okometotamago

--------------------------------------------------------------

「臉書不只吞掉新聞,它吞掉我們的一切。新聞業變成社群平台的小小附屬品,不再是公民利益的中心之一。」

--------------------------------------------------------------

「台灣的植物非常特別,尤其高山上的植物,生命力很強、可以活更久、更美,只是很可惜在一般花市中最常見的都是康乃馨、玫瑰花或日本進口的花,台灣人自己都不知道本土的東西這麼美。」
日本花藝師嶺貴子,尋覓台灣原生花草之美

--------------------------------------------------------------

不過,罪魁禍首並非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手下的那些看不見的操縱大師,我們自己才是。說起來,我們自己遠比Facebook更擅長於將一種觀點凌駕於其他觀點之上,並把人禁錮到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僵化牢籠裡。(摘)  Facebook是如何溫水「煮」我們的

--------------------------------------------------------------

戴立忍:「台灣商業電影還缺好幾塊,但必然會找到自己的語言」

當我們在講這個優勢的時候,講的是一個培養過程、一種人文素養、一種地方性的文化特色,台灣有它自己獨特的樣貌,好比說我們剛講到的明星,他可能舉止談吐就不太一樣,會讓台灣以外的人想多停留一下、多了解一下的那種,這的確是一個特色,但隨著經濟或文化的交流愈來愈多,它會愈來愈模糊,所以到後來還是要看紮不紮實

--------------------------------------------------------------

務實的自信不會讓我們陷入麻煩,但它的夥伴,過度自信則會。過度自信是一種偏見,我們過於正面、錯誤看待和評估我們的判斷和能力。50多年來的研究顯示人類有個不可思議的毛病,他們認為自己幾乎在各方面「高於一般水準」。比方說,摩托車騎士相信他們比一般騎士更不容易發生事故,而企業領導者相信,他們的公司比起同行的一般公司成功的機會更大。這次研究也顯示,94%的大學教授,認為他們能夠勝任高於一般水準的工作......雖然過度自信有這麼多缺點,但由於龐大的社會效益還是非常普遍,比方說,在政治圈已經證實,如果選民覺得自信的政治人物更值得信賴,那麼候選人會明白為了贏得選戰,他們必須表現得比對手更有信心。
 
從事仰賴知識和專業累積的職業必須謹慎小心,別因為過度自信和非常需要你們提供建議的人的高度期望而誤入陷阱。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的話雖然超過二千五百年,今天看來依然是真理:「雖然我們需要道理讓已知事物普及,世人依然把專家的廢話當成一種智慧形式。」

為什麼思考強者總愛「不知道」?:傑出商業家、藝術家與創新人士如何精通從不確定中找機會?
Not Knowing: The Art of Turning Uncertainty into Possibility
作者: 史蒂芬‧得蘇澤, 黛安娜‧瑞納 原文作者:Steven D’Souza,Diana Renner
譯者:簡美娟  出版社:大寫出版  

--------------------------------------------------------------

「大家都很關心這些產品什麼時候會商品化,不過很多科技的應用要發展到成熟需要時間,其實要到商品化不容易,它會經歷很多考驗。但是我有一個感觸,一旦累積很久的能量,打開閘門,成熟的商品出來、波浪洶湧,整個潮流改變時,來的會比想像中快。」

童子賢認為,就像在2000年「.com」時期,大家納悶網路將怎麼發展、實用性在哪裡?2005年起後網路卻一路從泡沫化,演變成發展出許多成功服務,到現在2016年,已經沒有人需要去問網路要怎麼用,網路的威力無所不在。

在科技進展的過程中,新技術要邁入成熟應用,得從100個裡淘汰選出10個,從10個裡再選出3個,不斷推陳出新。但科技領域就是要不怕失敗、勇於探索及嘗試,最後總會在一堆有趣的概念裡找到商品化,找到在產業中的著力點。「所以,不要那麼快判定現階段無法量產的東西,一旦他有著力點、足夠準備,它會很快可以進入未來。」童子賢說。(新聞出處)

--------------------------------------------------------------

「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超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
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人的創造能力中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裡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引用出處,原始作者&出處不明

--------------------------------------------------------------

I’m a slash!
美國諮詢師、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在2007年創造了「斜槓青年」這個概念。她曾經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主持專欄「職業轉變」(Shifting Careers),並出版暢銷書《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斜槓」一詞指英文中的「Slash」,是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年輕人會在自我介紹中使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例如「姓名,職業/職業/職業」,所以被稱作「斜槓青年」。

「Slash」讓劉程看到了經濟環境的殘酷,「這與我的父母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工作太不一樣了,」劉程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仍處在工業蓬勃發展時期,平均教育水平不高的父母一輩可以較為容易地在工廠等密集型產業找到工作,而如今,擁有大學本科文憑、英文專業八級證書和五年跨國銷售經驗的劉程,卻很難再尋找到一份讓他擁有安全感和社會榮譽感的全職工作。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曾分析經濟環境對於工作性質的影響。 NBC在2011年的報導中稱,斜槓青年是應經濟危機而生,例如在2010年前後,「Slash」生活方式追求者的數目顯著增長。
「我是為了麵包,」劉程說,「不是為了尋找詩與遠方。」

專一職業過時了?他們說I am a SLASH!

--------------------------------------------------------------

我離開大學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有些人也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有些人不知道,或也許你以為自己知道,但現在質疑這樣的選擇。也許你坐在那裡,試圖想出如何告訴父母你想成為醫生,而不是喜劇作家。你接下來選擇所做的事,我們在電影裡稱為「角色定義時刻」。你們十分熟悉這些時刻,如《星際大戰:原力覺醒》中Rey意識到自己擁有原力,或印第安那瓊斯戰勝恐懼、選擇跳過蛇堆的任務。在兩小時的電影中,你會看見幾次角色定義時刻。

但在現實生活中,你每天都會面臨這樣的時刻。人生是一連串深刻而漫長的角色定義時刻,我很幸運,18歲就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我不清楚我是誰。我怎能知道?我們怎能知道?因為在人生的前25年,我們被訓練聆聽不屬於我們的聲音。家長和教授灌輸我們智慧和資訊,雇主和導師以他們的角度解釋世界如何運轉。通常這些具權威性的聲音十分合理,但有時懷疑逐漸滲入我們的腦海和內心,甚至當我們心想:「這不太符合我的世界觀。」點頭同意並附和這些聲音比較容易。有段時間我任由這種「附和」定義我的本質,因為我壓抑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就像Nilsson所唱的:「每個人都在跟我說話,所以我聽不見自己內心的聲音。」起初我需要聆聽的內在聲音幾不可聞,很難引起注意,就像高中時期的我。但後來我開始多加留意,於是直覺逐漸浮現。 

……我想釐清一點:直覺不同於良知,兩者同時運作,但區別在於:你的良知吶喊著:「這是你應做的。」你的直覺卻低語著:「這是你能做的。」聽從那個告訴你能做什麼的聲音,沒有什麼比它更能定義你的角色。史蒂芬.史匹柏為2016年哈佛大學畢業生演講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