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Resort_09  

亂逛時在女王的FB看到一段讀者留言,非常的喜歡

「我所認知的 "幸福"是: 不管我現在有沒有工作.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家人.有沒有聽我說話的人.我都可以讓自己過得很好, 很滿足...沒錢有沒錢的生活幸福方式..有錢有有錢的幸福生活方式...不管我做什麼或說什麼, 我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

 

但是分享在噗浪時,有個陌生的朋友來問:

如果一無所有又不為別人,那麼你到底為誰而活?


我很認真想了一下,最後覺得,若要說人是為何而活,不就是為自己嗎?

 

人實際上,一直都是為自己而活。

人生啊就算外在一無所有,只要有自己想追求想前進的目標(不管是事業或人生目標),當然什麼都不用怕,努力奮鬥就對了。

畢竟只要願意工作,不會完全找不到工作,如果失去家人,未來也會因為人生的各個階段增加新的"家人",朋友也是,就算跟過去的朋友因為爭吵或意見分歧不得不分開,就算隻身到了一個陌生的新地方,藉由讀書或工作,甚至是日常的生活,要認識新朋友也不難,更別說是網路上了,如果離開了一個圈子跟平台,一樣可以在另一個圈子跟平台找到朋友。

一段關係或一個人生的價值,都是隨時可以重新定義跟詮釋的。

過去看不順眼的人可能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彼此也沒那麼討厭(或是以前可能只是誤會之類),結果慢慢變成還不錯的朋友。過去親熟的朋友也有可能哪天因為幾個小誤會就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同學朋友尚且如此,家人更是啊,誰不是為了父母的叨唸與親戚的愛管閒事氣得要死,也有很多人跟兄弟姊妹整天也是吵個不停,更多人是到了晚年還會跟兄弟姊妹或父母決裂的(好比我爺爺跟叔公就這樣吵到差點上法院XD後來完全決裂呢,明明就住附近,還是可以老死不相往來喔)

人不管是跟親戚朋友相處,跟另一半相處,或是人在追求所謂外在肯定,追求成績,事業,收入,財富,甚至是面子等等,都是為了自己。就算是追求夢想,旅遊目標,想要更富有或是想要變得更美更好更優雅更有自信等等,也通通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才會有這些需求。如果在這之中沒有「我」,需求就不會成立

就算是為了別人而活,在與別人互動時,那個需要被回應,需要被贊同,需要被需要的,也是自我本身,而不是他人。


所以要先搞清楚,這個需要被滿足/需要/尊重,並且需要幸福的自我,有多少部分是仰賴別人給予,有多少部分是自身可以補足的?如果全靠他人給予,只要失去朋友/家人/另一半,很容易會崩潰或陷入憂鬱,甚至完全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如果自己也可以給予自己(例如自我肯定),那就不會因為朋友的一點點小動作或是親友關係變動而崩潰,也不會因為過度依賴別人給予而失去自己生命的重心。

不因與別人的互動不佳而否定自己,不因自己先天的限制否定自己的可能性,遇到事情時不自己關起來胡思亂想,積極的去找尋可以改善狀況的方法,這樣的人生要不幸福也難喔: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