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宮崎駿說「先有文化觀,然後才會有國際觀」


文化是一種美的訊息,傳遞出來的是智慧和德行。社會現象能不能成為文化,要看這種現象本身的條件,不是說日子久了陋習也成了文化。之所以成為文化是因為大家的認同和依循。

節慶和信仰最有這種條件,但是茶也很好。從前台灣的茶文化是老人茶,是講究個人的。後來成為主人招待客人的熱情展現:那種我為你泡茶和倒茶的親切感,以及高品質的茶具以表示對客人的尊崇,正是台灣文化的美--陳世昌老師

全文連結


其實常常有人在說國際觀,好像不懂美國總統是誰,有誰與他競爭,不懂韓國多麼討人厭就是沒有國際觀(聽到這個大家都會不以為然想說那干我屁事,美國發生甚麼事跟我一點都沒關係啊)

可是這世界很大呢,有成千上百的文化同時存在著,窩在台灣的日子很舒服,我們只需要專注在自己的文化裡,所以很少人注意到那些在我們身邊穿梭的外國人或是新台灣人(以及外籍配偶類)他們和台灣一樣,有自己國家的飲食風俗與文化,文化這種東西每一個國家都有,而國際觀正如宮崎駿與陳世昌老師所說的一樣,如果不去了解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文化觀,如何會有國際觀呢?而國際觀真的那麼膚淺只有美日嗎?

銀快跟沒力在短短幾個月內走了八個國家,雖然手上有基本的指南,但總是實際到了當地,才發現他們的生活方式是這樣,不管是飲食方式,衣著或行為模式都完全不同,我們在捷運遇過怕查票而驚慌逃走的人,遇到憤怒敲擊電車窗戶的人,遇到車門打不開大家都一起幫忙的,遇到會細心提醒我們怕我們被扒的人,遇到當我們被扒時,義憤填膺幫我們向查票員說明的,也遇到各式各樣或輕切或冷淡待人的人,

文化這種東西,並不是幾個名牌,也不是幾道食物可以解釋的,每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都不同,這世界上和我們一樣普通生活著的人很多很多,而了解不同文化,並不是為了炫耀或是讓自己覺得自己有多麼不同,因為當你了解這世界的越多面貌,當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是只有情緒化或是片面的想法,除了會更懂得珍惜自己現有生活的土地與自己的小小世界之外,其實自己的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開闊喔:)   (by 沒力史翠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力史翠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